在音乐的世界里,指挥家是引领乐团奏响美妙旋律的灵魂人物,而在这一过程中,“厌恶”如同隐藏在暗处的荆棘,随时可能刺痛指挥家与音乐之间那根紧密相连的纽带,身为指挥家,我深知厌恶情绪对音乐表达的巨大破坏力,也一直在努力与之抗争,试图让每一场演奏都能在纯净、热爱的氛围中绽放光彩。
厌恶,有时源于对某种音乐风格的偏见,当面对那些不符合自己审美习惯的曲目时,内心的抵触情绪便悄然滋生,也许是对现代派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和不和谐音程感到困惑与不适,又或许是对传统古典音乐中过于规整的结构心生厌倦,这种厌恶一旦占据上风,指挥时的肢体语言便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敷衍与不耐,乐团成员也能敏锐地捕捉到这种情绪,进而影响他们的演奏状态,原本富有生命力的音符,在厌恶的阴霾下变得黯淡无光,整首曲子也失去了应有的神韵。
指挥家的厌恶还可能来自于与乐团成员之间的矛盾,排练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见不合、配合不默契的情况,若此时心中涌起厌恶,就容易对成员的失误加以指责和抱怨,而忽略了积极引导与沟通,这种负面情绪会在团队中迅速蔓延,破坏原本融洽的合作氛围,使大家的注意力从追求音乐的完美转移到互相指责上,演奏效果大打折扣,音乐传递出的不再是和谐与共鸣,而是紧张与疏离。
为了摆脱厌恶情绪的束缚,我不断提醒自己要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每一种音乐风格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价值,不能因个人喜好而轻易否定,当面对不熟悉的曲目时,我会静下心来,深入研究作品的背景、内涵,尝试从作曲家的角度去理解和诠释,在与乐团成员相处时,我学会了换位思考,以平和、耐心的态度去面对他们的不足,用鼓励和引导代替批评与厌恶,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反复的排练磨合,我们逐渐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良好关系,为精彩的演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指挥家,我深刻明白,只有摒弃厌恶,用热爱和专注去拥抱每一场演出,才能引领乐团奏响震撼心灵的乐章,让我们以纯净之心,奏响音乐的和谐旋律,让每一个音符都传递出对艺术的敬畏与热爱,跨越厌恶的藩篱,抵达音乐的至美之境。
发表评论
在生活的交响乐中,摒弃厌恶的音符方能奏响和谐旋律的新篇章。
以和谐为指挥棒,摒弃内心厌恶的杂音。
添加新评论